太阳成集团tyc7111cc

【?江西新闻客户端】从历史记忆到青春实践: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学子以青春之力打造黄公略革命文化“传承链”-太阳成集团tyc7111cc

媒体太阳成集团tyc7111cc

【?江西新闻客户端】从历史记忆到青春实践: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学子以青春之力打造黄公略革命文化“传承链”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
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洪田华 邱潇 柳涔浩)近日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“公略薪火传,畲乡助童梦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。17名队员历经8天,以“深度调研-教育传播-文化转化-数字赋能”为主线,让革命先烈黄公略的革命文化在畲族乡焕发出新活力,同时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
寻访:跨越时空的红色接力

实践团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,开启了深度红色溯源之行。在肖晓、杨洪芹两位指导老师带领下,队员们采用“文献+实地考察+口述”的“三位一体”研究方法。他们先查阅吉安市、青原区档案馆的《东固·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》等原始档案,梳理出黄公略在东固的关键历史事件,追寻先烈足迹。此外,队员们头顶烈日,用4天时间完成300余人的深度访谈,从烈士家属、知情者、专家及守墓人等处收集故事,厘清历史脉络。最终,这些努力凝结成翔实的专题报告和口述历史数字档案库,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,黄公略的形象从书本里的文字,变成了有血有肉的英雄。

讲述:四阶课程播撒理想种子

基于前期扎实的调研成果,团队为中国工农红军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小学、滨江小学等学校的小学生们量身打造了“立志-智慧-奋斗-大爱”四阶课程体系,让红色教育从“单向灌输”转变为“双向互动”。在角色扮演课上,“昼伏夜出”游击战术被设计成趣味游戏,孩子们在奔跑中领悟军事智慧。绘画课上,队员指导学生手绘黄公略故事连环画,配以配音制成电子绘本,使孩子们从“听讲者”变为“创作者”。而AI黄公略数字人的出现,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,这个虚拟形象能实时回答孩子们关于黄公略的问题,用科技架起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桥梁。中国工农红军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小学学生刘依平说:“以前觉得革命故事离我们很远,现在我才知道黄公略爷爷是为了保护大家才牺牲的。”这种“大手拉小手”的模式,既让大学生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,也为留守儿童播下了理想的种子。

传承:多元创作助力乡村振兴

实践团并未止步于教育传播,而是将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,为当地红色资源活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。团队发挥多学科优势,创作了融入“七一”元素的10米长卷《黄公略精神画卷》,原创歌曲《飞将军的星光》MV、黄公略故事会、黄公略诗词书签等文创产品,实践团还带着朗诵作品参加了首期吉安黄公略讲堂,让红色文化以更年轻的姿态走进生活。这些成果丰富了当地红色研学内容,团队撰写的《东固畲族乡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与对策》报告还获当地政府采纳,为“红色研学+民族文化+生态体验”的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具体方案。

创新:数字技术赋能红色传承

实践团以数字技术为翼,让红色传承焕发科技活力。团队运用数字建模技术打造出“永不闭馆”的线上展馆,突破时空界限,让各地观众随时可“沉浸式”感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风貌,体悟黄公略革命文化的深厚内涵。更具温度的是“云上研学”模式,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云游线上展馆,在虚拟场景中设计互动唱红歌、红色故事问答等环节,让孩子们在指尖滑动间亲近历史。“隔着屏幕也能‘走进’历史,还能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唱红歌,太有趣了!”孩子们的话,道出了数字技术让红色教育既“潮”又“暖”的独特魅力,也让“大手拉小手”的传承之路更富时代感。

“从筹备到实践,我们用一周时间打磨方案,再用两周进行准备、扎根畲族乡落实细节,每天连轴转虽然累,但看到成果落地的那一刻,所有辛苦都成了值得。”实践团队长、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尚鑫垚感慨道,“我们不仅拨开历史烟尘,发掘出黄公略文化的深层密码,更用年轻人的方式让红色历史‘活’了起来——当带领孩子们在黄公略烈士墓前鞠躬献花,听他们奶声奶气地说‘要学黄爷爷做英雄’,我突然读懂了‘传承’两个字的分量。”

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接力,让黄公略的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,也让青春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实践里,刻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记。后续,实践队员们将梳理实践成果,以多样形式宣传推广黄公略事迹,让红色接力持续进行,彰显青春担当。

https://www.jxxw.com.cn/content_html/html/55/p/pc/2025/07/133266983.html